-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 联系我们
-
-
服务热线
0532-67730590
电话:15853271727
传真:0532-67730590
邮箱:guruidefuwu@163.com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玉皇岭工业园
建筑大型起重机械吊装作业的安全措施
发布者:master
发布时间:2022-08-22 11:12:00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建筑物越来越倾向于高层数、大体积的发展趋势,于是塔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高处作业电动吊篮等建筑起重机械得以广泛应用。这些机械的投用大大节约了劳动力,使施工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但频频发生的起重机械安全事故却让人触目惊心,这些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使得建筑企业遭受恶劣的影响。一个个血的案例警醒人们加强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1、起重机械工作特点
起重机械安全化的源头是设计,应体现于其“全寿命”的各阶段,包括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查找故障和维修、拆卸及运输等,还应考虑系统的各种状态,包括正常作业状态、非正常状态和其他一切可能的状态。其工作特点可概括如下:
1)势能高,动能大,高空悬吊运动过程复杂而危险。
2)结构体形高大,机构构造复杂,使危险点多而分散,给安全防护增加难度。
3)带重载覆盖作业场地及设施和人员,影响范围大。
4)机上机下群体作业,多道工序顺次组合,多人参与协调工作,信息交流困难,相互配合难度很大。
5)作业环境复杂多变,人员集中,气候影响,场地限制,常伴有热、电、燃、爆等多种危险因素,对设备和作业人员形成较大威胁。
2、吊装作业安全措施
2.1提升施工总包、租赁、监理单位对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能力
(1)施工总包严把机械设备的进场关,做好机械设备的进场验收工作。验收的内容主要包括设备制造许可证、出厂合格证、产权备案证书、出厂年限、生产厂家、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档案、修理和技术改造条件,各种安全限位装置是否齐全有效及电器、电缆设备、产品外观等。施工总包应尽可能选择市场信誉好、实力雄厚的租赁企业进行合作。
(2)租赁单位需提供单位资质证书、营业执照、社会信誉、企业规模以及拟出租设备的详细技术档案。
(3)在机械设备进场前,监理单位应认真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设备报验资料,防止有安全缺陷的建筑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
2.2明确建筑起重机械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职责
建筑起重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使用单位、租赁单位、安装单位等责任单位必须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职责,明确设备维护保养单位和人员。在建筑起重机械投入使用前及时办理自检、互检、交接检验等手续,并聘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确保机械安全可靠方可投入使用。使用过程中安排有资质的专门人员进行操作,做到定人定机。严格按照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及有关国家标准进行操作,建立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台账。
2.3维修、改造、报废的管理
起重机械的维修、改造和报废是保证起重机械正常运转使之达到安全状态的重要手段。
1)通过定期检查和必要的检测或诊断技术手段来确定修理项目的定期检查、按需修理制度和转场维修制度。
2)机械租赁公司根据鉴定报告运布己录等编写大型起重设备维修方,案报机电设备管理中心审批后实施,凡经批准的维修方案都应严格执行、强制修理。
3)主要结构、部件的磨损、损坏进行修理后不能达到使用要求或按有关规范达到报废标准的应及时报废。
4)技术性能落后、无改造价值、修理费用高、结构月性能有严重缺陷和国家明令淘汰的机型坚决禁止使用,年久失修、服役时间长根据有关技术规范达到报废的设备及时报废。
2.4预防触电的措施
由于大型起重机械的吊装工作基本上都为高空作业,因此该工作不仅需要预防自然的触电情况,还需要避免因施工现场造成的触电现象。要求在其实际的吊装工作中需要由专门的人员对用电线路以及设施等进行管理和维护,而当起重机在电线下进行工作时,需要保证构件以及吊杆的最高距离和电线的距离能够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2.5预防吊装结构不稳的措施
对于大型起重机械中吊装结构需要依照相关规定中的要求进行操作,并且不允许非专业人员在不经过计算的前提下对其任意进行调整或者扰乱吊装结构构件的安装。当将其构件吊装安装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初步校验,并通过临时的固定或者连接操作后才能进行卸钩的操作;当构件固定之后不能人为地进行撬动或者移动位置,如果是工程建筑需要让其被移动,那么在将其重新校验时,必须进行回钩的操作。
建筑起重机械施工属于特种作业和高危作业,管理欠佳、使用不当、安装缺陷、检测失真、监管不力等是诱发起重机械事故的主要因素。建筑起重机械的各方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必须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安全生产职责,对建筑起重机械进场、安装、使用、顶升、加节、拆卸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使机械设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下,以防止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建议将建筑起重机械租赁企业纳入建筑业“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管理,或设立租赁企业备案管理制度,设置相应的“门槛”,严格市场准入制度,确保人员、设备、管理制度等条件都要达到相关标准要求,逐步引导企业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从而减少和降低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